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霾是大量极細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我国气象研究专家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霾日进行研究,绘制了三省份1961~2013年平均霾日逐月变化图(如图)

描述图中三省份霾日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霾日最多季节的原因。

【答案】特点:冬、秋季较多,1月最多,12月次之;夏、春季较少,5月最少,原因:11月份之后东北地区燃煤取暖,增加了大气中的污染物秋、冬季昼夜温差大逆温出现频率高,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冬季降水少,对大气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弱

【解析】三省份霾日的季节变化特点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雾霾的产生与污染物及天气、地形条件都有关系。三省份均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冬春采暖燃用煤炭较多,大气中的污染物较多;此时段内降水天气少,对污染物稀释较弱,容易产生雾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阿留申低压

C.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 江淮准静止锋

2】【2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 连续阴雨 B. 天高云淡 C. 浓雾蔽天 D. 云雨大风

3】【3“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表形态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华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南地区

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 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C.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右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 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

B. 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

C.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D. 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

2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

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

C.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

D. 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 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

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西德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西德而没有转向英国。请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当地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在海边海水短期浸泡过的盐碱地中的水稻称为海水稻。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即使生长在盐碱地中,海水稻仍然获得高产,其主要原因是

A. 水源充足 B. 劳动力丰富 C. 土壤改良 D. 科技水平高

2推广海水稻种植可以使我国

A. 稻米大量出口 B. 增加人口容量

C. 提高人口素质 D. 优化农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发菜是蓝藻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贫瘠土壤中,如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一般在早晨和雨后,用铁丝耙或竹耙搂菜。采集后轻被轻拍打,抖土块,拣其杂质,晾干后梳理成绺,即为成品。广东人取谐音为“发财”,所以在南方许多地方价格较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搂发菜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简述大规模搂釆发菜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