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文章及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惊人之问。布朗以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粮食消费400千克为测算依据,算出我国在21世纪30年代,粮食总需求量约7亿吨左右,总供应量为3.63.7亿吨左右,从而预测中国粮食缺口将达3亿吨,进而得出“谁也养活不了中国”的结论。

材料一:

(1)中国21世纪初人均耕地由0.079公顷下降到0.067公顷。

(2)中国每年减少耕地约50万公顷且大部分为高产田。

(3)我国现有耕地中,23为中低产田,必须有大量投入。

(4)中国粮食生产灾率持续上升达60%左右。

(5)中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面积达15%,受污耕地已达到2000万公顷。

(6)中国农业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手段落后,商品率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稳定。

材料二:

(1)中国中低产田占23,大力改造后,单产会大幅度提高。

(2)提高农业复种指数潜力很大,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耕地100万公顷。

(3)我国灌溉面积仅占50%,如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环境,提高抗灾、救灾能力,就能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并保持稳定增长。

(4)

答案:
解析:

盲目乐观万万要不得,但消极悲观也是不必要的。在充分开发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应抱乐观的态度。我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1世纪,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可增加到106万公顷左右,单产提高到400千克以上,这是完全可能的。布朗在测算中,不仅没有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反而认为21世纪我国粮食产量还会低于现在,可见缺乏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深刻认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我国农业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将会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提示:

掌握中国国情,重点掌握农业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阅读以下文章及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惊人之问。布朗以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粮食消费400千克为测算依据,算出我国在21世纪30年代,粮食总需求量约7亿吨左右,总供应量为3.63.7亿吨左右,从而预测中国粮食缺口将达3亿吨,进而得出“谁也养活不了中国”的结论。

材料一:

(1)中国21世纪初人均耕地由0.079公顷下降到0.067公顷。

(2)中国每年减少耕地约50万公顷且大部分为高产田。

(3)我国现有耕地中,23为中低产田,必须有大量投入。

(4)中国粮食生产灾率持续上升达60%左右。

(5)中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面积达15%,受污耕地已达到2000万公顷。

(6)中国农业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手段落后,商品率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稳定。

材料二:

(1)中国中低产田占23,大力改造后,单产会大幅度提高。

(2)提高农业复种指数潜力很大,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耕地100万公顷。

(3)我国灌溉面积仅占50%,如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环境,提高抗灾、救灾能力,就能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并保持稳定增长。

(4)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仅30%~40%,科教兴农,生物工程,良种化,防虫害技术推广后,可大幅度提高单产。

(5)我国现有耕地仅占国土面积10%左右,大量非耕地资源尚处于未开发状态。

(6)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请就以上资料写一篇小短文,分析究竟谁来养活中国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图表或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1)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               

(2)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3)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向社会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材料三 流动人口变化

(1)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两个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 持和三维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数字城市可以使人们在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管理、分析、决策、工作、学习与娱乐。
材料二:见下表。
(1)“数字江苏”建设包括哪三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设“数字江苏”主要涉及哪些关键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建设“数字江苏”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