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 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 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 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 污染严重,水质差
C. 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D. 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较高
【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
A.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 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 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D. 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 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 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 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 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辽宁省1978年—2007年三大产业产值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2】与图示产业结构变化相符的是
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单位产值能耗增加
C. 农业产值下降 D. 传统工业企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水稻种植业
【2】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
②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③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④羊粪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C.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
【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
B.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
C. 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
D.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 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 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 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 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3】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A.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B. 大规模植树造林 C. 合理放牧,保护和恢复植被 D.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知识密集型产业D.资金密集型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