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C(环境保护)

分析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北京与主要世界城市碳排放的行业结构比较(单位:%)”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95—2005年人均碳排放重心转移图”

(1)读表可知,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主要城市相比,北京市的碳排放特点为 ,北京要缩小与世界主要城市的低碳发展差距,首要任务是

(2)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碳排放重心的转移趋势是向 方向转移,我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能的影响因素有

(3)全球碳排放量增多会对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4)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1)工业碳排放所占比重高于伦敦、纽约、东京,服务业、居住等行业的碳排放所占比重地于伦敦、纽约、东京,工业低碳化(或产业结构调整)。

(2)向西南转移 资源、技术、政策、产业结构等

(3)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引发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带来风暴潮等。

(4)积极进行参与节能减排的宣传活动;身体力行的践行绿色出行,多公交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少开空调等(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解析】(1)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主要城市相比,北京市的碳排放特点为工业碳排放所占比重高于伦敦、纽约、东京。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碳排放重心向西南转移。我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能的影响因素有资源、技术、政策、产业结构等。

(3)全球碳排放量增多使得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引发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带来风暴潮等。

(4)减少碳排放,可以从积极进行参与节能减排的宣传活动、身体力行的践行绿色出行、多公交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方面回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下图为我国两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岛屿面积较大是________,两岛屿甲位于乙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

(2)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距离约是(

A.230千米 B.100千米 C.270千米 D.200千米

(3)两图中③、④是著名的盐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季,铜仁市城郊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草莓并在春节期间大量上市,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 (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水分条件D.劳动力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为北半球季,此季节,B处的风向是,主要成因是

(2)图示季节A处的降水较,再过半年,A处的风向是

(3)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影响明显,季风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石油、煤炭、风能、地热能均是来白太阳辐射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山天池附近的岩石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表面有气孔。该岩石属于

A.侵入岩B.沉积岩C.喷出岩D.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枣庄地处山东南部,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煤炭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其东部煤田现已日渐枯竭。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材料二 枣庄及其附件地区图

(1)结合材料,寿命山东枣庄市在建国初期成为能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山东枣庄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试分析说明枣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独自享有的权利是

A.铺设海底电缆B.海域上空飞行C.海上自由航行D.自然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 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 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 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