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元古代以来的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古代以来的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以________时期和被称为冰期的________时期交替出现。

(3)图示的地质时期曾出现过__________次大冰期气候。

(4)仙女木是分布在北半球温带高山及寒带地区的植物,在北欧的地层中先后发现仙女木的残骸。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该事件之后气候变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不一致

B.近2万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答案】(1)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温暖 寒冷 

(3)3 

(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地球上气候变化的总特点是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元古代以来的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是以温暖时期和被称为冰期的寒冷时期交替出现的。

(3)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季大冰期。

(4)本题以仙女木的发现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的变化。近2万年来,图甲中气温是上升趋势,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A错误。从乙图看,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B错误。图甲中可以看到,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D正确。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是上升趋势,但是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C错误。所以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1970年和2006年地理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水资源桔竭 没有铁路通过

内河运输地位下降 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

英国阿伯丁 美国休斯敦 中国东营 中国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B. 甲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D. 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2

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洪涝问题更频繁

土地荒漠化加剧 河口三角洲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左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问题 B. 臭氧层被破坏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水旱灾害频繁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的哪个部分出现相对明显的变化(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淋浇)在山上破石开路。下图为褒斜古道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 溶蚀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风化作用

2甲地的地貌类型及古人在甲地修路时采取的对策是()

A. 河谷地貌沿河成路

B. 低山垭口横岭越垭

C. 断块山“之”字型盘旋

D. 悬崖峭壁凿壁而栈

3三国时一队蜀军在褒斜古道驱木牛流马运军粮,行至甲地时,木牛的影子恰好与木牛垂直并指向北方,按古人天干地支时辰此时应属( )

A. 子时

B. 卯时

C. 午时

D. 酉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下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波速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B.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C. 甲波是横波、乙波是纵波

D. 甲波和乙波都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X处波速变化明显,该处为

A.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面

B. 内核与外核界面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近地面的风向一般与等压线斜交,而高空的风向多与等压线平行。据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地空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c、d B. a、b、d、c

C. b、 a、 d、 c D. c、b、a、d

2下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据此可判断

A. 飞机顺风飞行 B. 飞机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下图是美国赏秋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的入秋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洋流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海陆位置

2当图中P地入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意大利的波河洪水涛涛 B. 亚马孙雨林落叶纷纷

C. 西伯利亚平原麦浪滚滚 D. 巴西高原的牧草绿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