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B. 增加土层深度

C. 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 增加耕地面积

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A. 土层较薄 B. 光照充足 C. 温度高 D. 降水多

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A.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 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D. 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读图可知,“上田弃亩”,作物种在垄沟,利于积蓄水分,减少干旱对作用的影响,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故选C。

2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经济作物种植多在垄上,以防雨季积水成涝。故选D。

3我国北方地区为旱作农业,可以采用“畎亩法”,而季风水田农业,如果采用“畎亩法”,会导致地表凸凹不平,不利于耕作,A对。采用“畎亩法”对于气候、光照、劳动力无影响,BCD错。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盛夏
C.隆冬
D.初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提示信息。读图中的信息,回答下面小题。(注:东京为东九区,悉尼为东十区。)

1该游客旅游的时间可能是

A. 春节 B. 劳动节 C. 国庆节 D. 圣诞节

2图中三个时间,正确的是

A. B.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运动物体偏向 C. 四季的更替 D. 昼夜的更替

2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极圈 D. 南回归线

3关于图中P地的正确说法(

A. 昼短夜长 B.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 正值日出 D. 当地时间6时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示意图B为图A中甲地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 甲地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回答题。

【1】甲地大致位于:

A.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C. 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2】甲地河流7月前后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受:

A.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中纬西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东北信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78年,邓小平作出了扩大增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同年12月,改革开放后的首批52名访问学者起程赴____________,中国由此迈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度)是________,图中AB______(”)线。

(2)这一天是____________日前后,北半球为________(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E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时日出。

(5)请将A、D、E、B四点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登封观星台____°N,113°E)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每天横梁的影子投在长堤上时,北京时间是

A. 12:00 B. 11:32 C. 12:32 D. 12:28

2下列日期,横梁在长堤上影子最长(距观星台最远)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