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甲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南亚的夏季风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沿岸的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
A. 发现太阳位于乙地上空 B. 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
C.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西漂流 D.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2】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
A. 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 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 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D. 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2】图中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 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C 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D 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C.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A. 海平面 B. 莫霍面 C. 岩石圈底部 D. 软流层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制造业的外迁 B.市区环境污染
C.城郊农业发展 D.城市用地不足
【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
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 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
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 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及多元化处理。下图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模式下处理率、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垃圾处理率最高的是 。该方法与多元化处理模式相比的优点是 。
(2)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则是 。
(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
(4)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环境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的小明暑假到图示国家旅游,这时该国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该国气候特征主要是( )
A. 气候呈圆形分布 B. 气候炎热干燥 C. 气候半环状分布 D. 气候半球状分布
【3】该图的畜牧业很发达,主要原因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B.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小,降水不足
C.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适合畜牧业发展 D.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泛,草场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