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2年7月18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过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结合我国极地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820千米 B.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甲____乙。12月22日,两图中四个科考站昼长相等的是_____。

(3)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______(飞行方向)。

(4)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__方向。

【答案】(1)C (2)小于 中山站、昆仑站(3)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3)长城站 西北 东南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纬度的判断,方向的判断,最短距离的航行,属于综合考查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以及能够联系在一起是解题的关键。

(1)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中山站与昆仑站的纬度差为11°02′37″,每度相差111千米,所以其直线距离应约为1220千米。故选C。

(2)两图的图幅相同,甲图中代表的实际范围更大,乙图代表的实际范围更小,因此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12月22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中山站、昆仑站都位于极圈以内,因此, 12月22日两科考站昼长相等。

(3)从长城站到中山站的最短航线应为过两站的大圆劣弧的距离,所以其飞行方向应是先向东南方向飞,过纬度最高点时,再向东北方向飞。

(4)西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西到160°E,所以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根据图中经纬网可判断方向,根据题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因此黄河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预计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判断该问题产生的大约时间并分析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海道岛冬季气候寒冷,每年 12 月至次年 3 月有积雪,最深达 4 米,北海道森林 资源丰富,既是日本主要的粮食基地又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圣地。当地传统民居多是质地较 轻、外墙体配有双层木墙板的尖顶木屋。

材料二 下图中甲图为北海道岛地区示意图,乙图为北海道传统民居图。

(1)说明冬季积雪对北海道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结合北海道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尖顶木屋建筑的优点。

(3)分析北海道成为著名滑雪圣地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方 B. 西方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 20 000千米 B. 15 000千米

C. 10 000千米 D. 5 000千米

3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

A. 40°N,64°W B. 50°N,64°W

C. 40°N,64°E D. 50°N,11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两题。

1有关图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 B. 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C. 图示区域为海洋 D. 不能确定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2图甲所示日期,图乙中处于多雨的是(  )

A. M地 B. N地 C. P、Q地 D. 只有Q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级行政区内、县级行政区际—省级行政区内、省级行政区际三种。读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间(  )

A. 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

B. 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数量中部基本无变化

C. 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得最多

D. 西部的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  )

A. 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

B. 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C. 大学生跨省级行政区求学会增加县级行政区内人口流动比重

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一定会导致省级行政区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读难民迁移路径图,回答下面小题。

1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

A. 收入下降 B. 灾害频繁 C. 战争威胁 D. 就业困难

2这次难民潮给欧洲带来的地理影响是(  )

A.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B. 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

C. 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 D. 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统计图。(未包括港、澳、台数据)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