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说明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区位优势。

(3)图中丁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请说明理由。

【答案】(1)相同点: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季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原因: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2)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畜牧业)

区位优势: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带),草场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土地广阔;附近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畜牧产品需求旺盛。

(3)渔场所在海域,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上升流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

【解析】

(1)根据两地的纬度位置可以判定两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但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及所受洋流的影响不同,二者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图示显示该季节盛行东南风。甲地受暖流影响,且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气温高,降水量大;乙地海拔较高,受寒流影响,且东南风从陆上吹来,水汽少,故乙地气温较低且降水量较小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丙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区位优势有热带草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地广人稀,附近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畜牧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等

(3)丁渔场的成因与秘鲁渔场类似,与离岸风及上升流有关。丁所在海域,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铒料充足,鱼类较多,形成渔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海县地处云南,境内由盆地、中山、河谷三大地貌构成,海拔1350~2443m,属云贵高原,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约900mm,无霜期长达258天。通海是国内外有名的“蔬菜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其中夏秋季节种植的喜温凉蔬菜,销往我国沿海和东南亚,收益显著。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打造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该县蔬菜产业每年产生的废弃菜叶约1000多吨,已成为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的一大公害。图a为通海县交通图:图b为通海县废弃蔬菜综合利用模式流程图。

(1)分析通海县夏秋季节可以大力发展喜温凉蔬菜产业的原因。

(2)说明通海县积极打造品牌农业的主要原因。

(3)与山东省平原地区的蔬菜基地相比,分析通海县蔬菜种植的优势。

(4)指出通海县废弃菜叶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探究。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1)利用所学的__________原理(选择填空),找出歌词中欠妥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

A.水循环 B.大气垂直分层

C.热力环流 D.地球圈层结构

(2)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绘图示意巴山地区夜雨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Q河段与P河段水文特征不同之处在于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水流速度快 C. 含沙量大 D. 有凌汛现象

2甲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是

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 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

C. 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D. 地势平坦,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 西北方 B. 东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地质作用类型),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________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劳动年龄组(男15—59岁,女16—54岁)、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年份变化情况,下图中a、b、c表示不同的年龄组。据图完成各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 )

A. 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B. 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

C. 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

D. 超过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2下列年份中,该省社会养老压力最轻的是( )

A. 1995年 B. 2000年 C. 2010年 D. 2014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1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的是释放养分

B. B代表的是养分脱离植物

C. C代表的是生物获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D. D代表的是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2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多且分解旺盛而有机质含量高

B. 此循环中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C. 热带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很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②2006年原煤消费量大于1996年原煤消费量 ③原煤消费量始终高于原煤的生产量  ④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量一直上升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 煤炭出口量增加 B.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 煤炭利用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