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为哈尔滨、沈阳、石家庄、上海四个城市10月1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
A.①—哈尔滨
B.②—沈阳
C.③—石家庄
D.④—上海
(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B.②地全年白昼最长
C.此日③地正午旗杆的日影最长
D.④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3)影响四个城市日出、日落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纬度
B.地势、经度
C.纬度、天气
D.天气、地势

【答案】
(1)C
(2)D
(3)A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四地10月1日,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计算可知,①昼长为11小时47分,②地昼长为11小时52分,③地昼长为11小时49分,④地昼长为11小时44分,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②③①④,对应四地为上海、石家庄、沈阳、哈尔滨,故选C。(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②为上海,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A错。太阳直射北半球时,纬度越高,昼越长,哈尔滨昼长长于上海,B错。③地为石家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沈阳和哈尔滨,日影较短,C错。④地为哈尔滨,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最大,D对。故选D。(3)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差异导致昼夜长短有差异,日出时间有差异,同时,同纬度地区,相对朝东地区,日出较早,所以影响日出、日落差异的因素为经度和纬度,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A. B. C. D.

2图中乙国南部的自然特点是

A. 面向海洋,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下列与材料中点燃柴草防止霜冻原理相同的是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 高原上的人皮肤较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M表示纬线,P、Q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为PQ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

(1)若M为赤道,则( )
A.O地一定处于正午12时
B.Q地一定位于晨线上
C.P地一定位于昏线上
D.一年之中PQ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变
(2)若M为北极圈,0点为白昼,则( )
A.一年中PO之间的距离不变
B.PQ两点一年中有两次重合
C.一年中O点一直都存在
D.飞机自P点沿最短航线飞往Q点的方向是正东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下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 北京远郊区县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 洞庭湖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C. 东北西部采取农牧、林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D.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裸岩D.土地沙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震渡的叙述,正确的

A.B可通过体、液体和气体传播,A的传播只能通过液

B.B传F,波速突然下降

C.A和B在C中波速明减小

D.CE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F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壳和地幔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斟和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I为亚洲某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图II为三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I所示季节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 其成因是
(2)图II所示a、b、c三种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 丙地气候特征与图II所示a、b、c三种气候类型中的比较吻合。
(3)甲地气候特征是 , 其成因主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大气环境B. 缓解交通拥堵

C. 减轻噪声污染D. 减少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