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该图为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2】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我国某区域1972年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2)甲地形成典型的冲积扇,请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30°N)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B. 该河流进入枯水期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C. Z处为了防止河岸侵蚀破坏,可修筑防洪大坝
D. 该地进入雨季时,开普敦炎热干燥
【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上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描述正确的有()
A. 甲处铁路没有经过居民点,流量小,不合理;
B. 乙处地形平坦,但线路弯曲,延长了路线,不合理
C. 丙处从城市中穿过,客流量大,合理
D. 丁处穿过多条等高线,直线距离短,减小工程量,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产生昼夜 B.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 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 D. 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金沙江干热河谷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全长约为2300千米,森林覆盖率低,但是具有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下图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某处景观。金沙江干热河谷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B.纬度低,年均温高
C.降水少,湿度较小
D.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气温距平为 (季节),影响该季节A、B两地气温距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山脉C的形成原因
(3) 图中D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 ,产业结构特点 。
(4)E海域东岸海岸线特点 ,主要形成原因受地质时期的 作用.
(5)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形成A所在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主导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主要有( )(双项选择题)。
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有 、 。
(3)西电东送的北线工程的电力主要输往 地区,其中的火电主要来自于 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5.8%,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2016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核心功能,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住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和。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发达,人口 , 水陆交通便利,城市水平 , 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高。
(3)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新融入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科技、、、管理优势,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承接上海 , 加快工业化进程。
(4)长三角城市群扩大范围对上海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