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某湖泊面积为2.8km2,海拔高度为483m,湖泊水位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水
【3】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
【答案】
【1】B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湖泊面积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湖泊水位是0米,说明有枯竭现象。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西北地区,B对。青藏高原湖泊海拔在3000米以上,A错。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水量大,没有枯竭现象,C、D错。
【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错。河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B对。该湖泊有枯竭现象,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湖泊水,A、D错。
【3】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湖泊水位高。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断流,导致湖泊枯竭。所以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A对。降水少,不是主要因素,B错。海陆位置是降水少的原因,不是季节变化的原因,C错。不受季风环流影响,D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86年~2011年外来暂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在此期间( )
A.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B.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C.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D.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沿海
【2】迁到该地的部分外来人口属于链式迁移(即同家族、同村落的陆续迁入),影响该类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3】推测该城市近十年外来暂住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A.增加 二胎制度放开
B.增加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C.减少 产业结构升级
D.减少 政府控制城市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地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属于另一自然带,则其名称最不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D.热带草原带
【2】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米降0.6 ℃的比率下降,而b到c气温下降比率会减少,原因可能是
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少
B.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C.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小于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在区域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下发展
C.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D. 目前,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地气温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描述乙地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指出乙地(里约热内卢)水循环主要类型,并用简图示意其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倩跟妈妈去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大约50元/只,农村散养的鸡大约150元/只,价格悬殊。在下列选项中,与小倩的发现属于同类价格现象的是
A.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旗袍价格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
B.3月份北京市场上的草莓价格是海南三亚草莓价格的3倍
C.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价格是国外同款汽车价格的2倍
D.广州的租车价格大约是合肥租车价格的1.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地理】下图为我国沿海省区海盐生产能力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盐属于海洋________资源,①②③海域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我国沿海省区海盐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
(3)与浙江相比,河北海盐产量明显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
(4)渤海海域赤潮多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治理赤潮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