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商品率高 B. 劳动力投入少
C. 科技比例大 D. 机械化程度高
【2】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 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C. 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 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濒临滇池东岸,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花卉入场交易,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
(1)昆明因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成为著名的“春城”,请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云南省成为我国重要花卉生产地的原因。
(3)列举图中A处河流的开发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问题。
【1】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 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导致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 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 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 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 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2】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需求量大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 交通便捷 D. 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 天然橡胶 B. 棉花 C. 茶叶 D. 甜菜
【2】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水源充足 D. 热量丰富
【3】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太湖流域湿地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流域湿地区和滨海湿地区的保护任务,到203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282万公顷以上。下图为江苏省主要湖泊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湿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2)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4)简述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技术水平高
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
【2】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