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③区域 D. ④区域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A

2A

【解析】试题分析:

1】图幅面积相同,但图示区域相邻的经纬度差为20°,为最大,所以表示的实际面积最大。故选B

2】赤道长度大约与经线圈长度一致,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但东西线纬度较高,所以其长度小于南北向的长度;60°N的纬线长度相当于赤道的一半,区域中横线在60°N上跨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10°经线,竖粗线为经线,跨10°纬线,与赤道上跨10°经线长度一致,故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同理可推,其余的两幅图也不相同。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当前生育率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人口的均衡化发展。自2016年起,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30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不断下降

B. 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较小

C. 60年代的生育高峰促进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出生人口中农村地区所占的比重会明显低于城市

2若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则会

A. 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解决中国人口问题

B. 对减轻家庭育儿负担起到决定性作用,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C. 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D. 推动我固经济的转型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ab段河流流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由东北向西南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南向北

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 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 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 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 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3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左图示意太行山区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右图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

(1)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区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征。

(2)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

(3)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分布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 网状分布 B. “之”字形分布

C. 线状分布 D. 环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年12月9日某时近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天气状况是

A. 东京主要为阴雨天气 B.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C. 蒙古将m现狂风暴雨 D. 中南半岛的风力较大

2图中南部强低压天气系统途经海南岛时,给当地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A. 海啸 B. 洪涝 C. 冻害 D. 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宅

A. 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

B. 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

C. 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

D. 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湿

2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A. 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

B. 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

C.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

D. 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 1978—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

B. 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C. 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 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

2造成1994—1998年我国甜菜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A. 市场需求 B. 播种面积 C. 科学技术 D. 气候

3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A. 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

B. 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C. 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

D. 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