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地形图、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图15)。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 “红色产业”的三个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 A处的地貌类型为 。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第11-13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重庆市某郊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材料二: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并于2010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图2为“重庆市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b表示氮氧化物,c表示二氧化硫。
11.根据材料一的图文资料说明重庆市该郊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污染
12.解决重庆市该郊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年来重庆主城区a污染物排放比例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能源结构优化 ②私家车迅猛增长 ③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⑤部分工厂引进环保生产工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在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
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
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甲
乙
材料二 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________。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
(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地形图、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图15)。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个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地形图、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图15)。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个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