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 100 350 B. 100 250 C. 500 350 D. 500 250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己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 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其研究对农业生产、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下图位渭北旱塬某区5月和10月果园1米土层内,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覆盖组合中土壤含水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土壤保蓄水效果最好的是
A. 旋耕覆草 B. 旋耕裸地
C. 免耕覆草 D. 翻耕覆草
【2】该果园的耕地深度可能是
A. 40cm B. 60cm
C. 80cm D. 100cm
【3】20-50c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5月份免耕比翻耕高,而10月份却是翻耕比免耕高,与该现象关联度最小的是
A. 植被状况 B. 土壤孔隙
C. 降水多少 D. 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右下图)。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水石的形成过程
A. 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
B. 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活动一外力侵蚀
C. 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变质作用
D. 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2】下列关于缅甸计划减少对华出口水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高价格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保护可再生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位于
A. 北非西部 B. 印度半岛西部 C. 大洋洲西部 D. 南美洲西部
【2】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 河流稀少 B. 终年炎热 C. 植被稀疏 D. 光照强烈
【3】图示海岸沙漠区常见大雾弥漫,其成因主要是
A. 沿岸暖流增湿 B. 海水蒸发强烈 C. 沿岸寒流降温 D. 大气对流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 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 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缓缓驶出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极中山站再次出征。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流经①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与下图中洋流相符的是( )
A. B.
C. D.
【2】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