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 ,加上高大山地以及隆起 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2)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
(3)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答案】
(1)远离海洋 青藏高原
(2)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水分和植被条件较好
(3)自然条件恶劣,风大、干旱、沙多、植被稀疏 人为因素:“三过”措施: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生态、加大 荒漠治理、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离海洋比较远,而大陆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所以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干旱程度逐渐增强。
(2)土地荒漠化是由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综合作用,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
(3)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可以防治荒漠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读山东省某县城201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图示工业区布局在城镇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交通 ②地价 ③环境 ④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该县城通过新的城市规划会( )
A. 提高绿地人口密度 B. 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C. 使城市病更加严重 D. 导致河流污染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花岗岩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亚洲 B.欧洲、亚洲 C.北美、其它地区 D.欧洲、其它地区
【2】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原料资源十分丰富 B.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消费市场潜力大
C.电子商务便捷,信息高速公路发达 D.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交通发达便捷
【3】日本产业的持续外迁,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A.造成国内产业高度集聚 B.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C.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D.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海陆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甲洋流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它在夏季
是寒流,而冬季是暖流。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
B. 甲洋流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
C. 甲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D. 夏季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
【3】乙洋流对沿岸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①带来丰富降水 ②增温减湿 ③形成渔场 ④多荒漠植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曲线表示的能源,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曲线表示木柴 B. ②曲线表示煤炭
C. ③曲线表示石油 D. ④曲线表示潮汐能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
B. 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木柴和煤炭
C.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木柴
D. 目前石油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