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左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崖位于A地西南B.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
C.陡崖处有瀑布景观D.陡崖由冰川侵蚀而成
【2】右图所示两幅剖面图中的数字,能正确反映图中A点地形特征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剖面图的识读。
【1】看清图中指向标和陡崖处等高线的相交条数即可正确作答。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陡崖位于A地东南,故A错误;从图示和等高线的数值,陡崖处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陡崖的高度范围为(n+1)d>高差≥(n-1)d(d为等高距,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范围为40米>高差≥20米,故最小高差为20米,最大高差接近40米,故B正确;陡崖上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陡崖处无河流,不能形成瀑布,故C错误;陡崖多是断层形成的,故D错误。
【2】A处为鞍部,依据指向标可知P到Q为南北向,A南北两侧为山顶,并靠近P,M到N一线A为山谷且高进N,再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数据和两幅剖面图的数据可知②、④较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河谷局部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年降水量650mm,集中于夏季,冬春季节多大风。P沙丘爬升到岸上近百米处,N处有聚落和农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N处的地貌类型,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描述M江心洲的形成过程。
(3)简述P沙丘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1】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2】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A.逆城市化现象 B.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 D.农业人口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胡焕庸先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按具统计的人口密度图,并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这条线既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也反映了我国多种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某省铁路干线(含已建与规划线路)与胡焕庸线(MN)分布示意图。
(1)指出该省胡焕庸线与铁路干线分布的空间关系。
(2)甲城为该省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试分析甲城形成铁路枢纽的主要区位条件。
(3)随着时代发展,你认为胡焕庸线的空间位置是否会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
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
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 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2】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
A. 风积沙丘B. 风蚀沟谷
C. 冲(洪)积扇D. 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9月17日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我国福建受到今年最大范围的台风雨,造成严重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台风“莫兰蒂”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A.B.C.D.
【2】当台风中心移至上海市正北方向时,上海市的风向为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3】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A.①②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冬季风D.我国的夏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B.④C.⑤D.⑥
【3】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示意图(图甲)
(1)若图甲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模式,甲表示岩浆,③表示外力作用,则下图中岩石景观出现在图甲的 (甲、乙、丙、丁)中;结合图甲,说明下图中岩石景观形成过程。
(2)若图甲表示城市风环流,则下图气象资料采自于图甲的 (甲、乙、丙、丁)中;结合图甲,说明下图大气现象形成的过程(任选气温、降水之一作答)。
(3)若图甲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①②③④);结合图示甲,说下图景观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等句描写的就是鄱阳湖上渔歌互答,湖面浩渺的意象。鄱阳湖75.4%的水源来自上游的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五条入湖河流,鄱阳湖湖口在正北面,经由40公里长水道与长江干流相连。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流域的15%,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长江、五河、郑阳湖之间,形成了一种联动的江、河、湖关系,这让鄱阳湖成为了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鄱阳湖周边局部图,右图为赣江水系图。
材料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每年秋后,主要来自我国青海湖、北大荒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的候鸟到这里越冬,从而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越冬栖息地。
(1)根据材料简述赣江的河流特征。
(2)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第一大湖,请分析鄱阳湖的生态意义。
(3)分析鄱阳湖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的越冬栖息地的原因。
(4)鄱阳湖北部修新修建了几个风力发电场,请分析鄱阳湖北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