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旅游地理】
台儿庄大捷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正面战场上一次伟大的胜利,台儿庄是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台儿庄古城接待游客43.63万人次,下框图为某游客发表在网络上的游记。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该古城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
(2)说出当地旅游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环境问题。
【答案】(1)古城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东方古水城,特色突出,美学价值高;运河文化,历史文化价值高 (2)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过度城市化造成的城市问题;冲击正常的社会文化秩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及旅游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1、游览价值:资源质量、地域组合、集群性,2、交通通达性,3、市场距离,4、地区接待能力,5、环境承载量。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1)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该古城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多样性、特色和资源价值进行评价。
(2)当地旅游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的破坏、污染,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及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至甲地的季节时,甲地受
A. 西风带控制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 信风带控制 D.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图中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 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 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苔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地地貌是____________,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在甲、乙、丙、丁四处地区中,可能找到石油是____________处。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循环,其中②环节是指____________;如果④表示长江,则其____________岸受侵蚀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石材是道路、桥梁建设及装饰的重要原料之一。石材加工的流程有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等。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云南大理石材资源丰富,当地正不断加快对大理石矿藏的开发。下图为大理地理位置示意图。
说明大理加快对大理石矿藏的开发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及南美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基多气候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2)说明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据图说明45°S附近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我国人地矛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
B.由于人口的增长,我国可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会继续减少
C.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倍
D.我国人地矛盾现已消除,但仍然要坚定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北半球1006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图(其中a、b、c、d的高程分别是50米、100米、150米、200米),回答下题.
【1】图中M地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若该气压系统控制我国的江淮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江淮地区常出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 B. 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气
C. 东北、华北地区多阴雨天气 D.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A、B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___,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
(4)这种荒漠化在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_,常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草原等地见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