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分析判断下题:

(1)岩石圈的厚度(  )
A.平均17千米
B.大于地壳平均厚度
C.小于地壳平均厚度
D.约2900千米
(2)结合图,当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轮船将出现什么现象?且与图中表示的哪种波有关(  )
A.只上下颠簸,横波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横波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纵波
D.只上下颠簸,纵波

【答案】
(1)B
(2)D
【解析】(1)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而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组成,所以岩石圈的厚度肯定大于地壳的厚度.(2)A、横波使人感受的是左右摇晃,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轮船在海上,而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轮船上的人不会受到横波影响,也不感到左右摇晃,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轮船在海上,而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轮船上的人不会受到横波影响,也不感到左右摇晃,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轮船在海上,而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轮船上的人只会受到纵波影响使人感到上下颠簸,故正确.

故选:(1)B(2)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回答1-4题。

【1】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2】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3】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

【4】若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暴雨;沙尘暴;寒潮;梅雨;对流雨;大雪。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④⑤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省区是( )

A. 黑龙江省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甘肃省 D. 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省区相互为邻的是( )

A. 秦、晋、鲁 B. 新、青、宁 C. 湘、赣、桂 D. 皖、鄂、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出当地风向的是

(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

(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4)我国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是 。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下题.

(1)当阳光如②所示照射时,恰好北京时间为8时,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0°,45°N
B.180°,45°N
C.180°,45°S
D.0°,45°S
(2)当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如①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最慢
B.赣州地区学校的旗杆正午的影子将开始变长
C.江西省各地的昼长开始变长
D.正午太阳高度达一中最大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的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11日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图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3 B. 6 C. 9 D. 12

2该湖泊7、8月水量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 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