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 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 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 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 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60°N,80°E)静风林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及这种植被类型的最大地带性分布区分别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欧大陆东部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美大陆
C. 亚寒带针叶林 南美大陆
D.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
【2】若m、n表示年平均状况下,当地0时、6时、12时、18时中连续的两个时间,则据图中信息可知m、n分别为
A. 0时、6时 B. 6时、12时
C. 12时、18时 D. 18时、0时
【3】在m到n时段内静风林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较大,且m到n持续时间较长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浙江绍兴模拟)下图为秦岭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 )
A. 夏季北坡较南坡低
B. 南坡变化幅度较北坡小
C. 冬季北坡较南坡高
D. 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
【2】影响南北坡5~9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坡度 ③气流运动 ④植被覆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鲁尔工业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 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 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 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1)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淹酸菜”的消逝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消逝的原因。
(2) 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右图为大气热量传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图中首先增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一过程应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A. GIS和GPS B. GPS和RS C. RS和GIS D. VR和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B.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C. 周边的人流量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最可能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行政中心 D. 工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D.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