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 “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甲处为 ;a、b处为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3)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填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并描述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
D.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a、图b分别示意1983年和2012年在同一位置拍摄的天山一号冰川,地面上白色部分为冰川。
指出图中反映出的冰川变化趋势并推测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海某城市空间布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2】【2】图中P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休闲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个地区三类产业人口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为
A. 20:60:20 B. 80:10:10
C. 60:20:20 D. 20:20:60
【2】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地震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能 B. 生物转化而成的化学能
C. 地球重力能 D.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荒漠广布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常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
A. 0~20 km B. 20~40 km C. 40~60 km D. 60~80 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 植被覆盖率较高 B. 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C. 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D. 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3】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 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
C. 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如下图所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石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喀斯特地区的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慢,加上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使碳酸盐岩侵蚀作用明显等。
分析西南地区石漠化的人为成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