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北移影响,南亚地区冬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新西兰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影响,欧洲形成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4分)据下图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1:分洪区是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的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荆江分洪区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分洪区,区内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1954年后一直没有分洪,区内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快。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与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差异及形成原因。(12分)
(2)据图1,写出A省的简称为,图中省会城市是。(4分)
(3)三峡水利枢纽控制着荆江上游的来水和来沙,三峡工程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
到百年一遇。读材料1和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峡水利枢纽在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防灾
减灾中的具体表现。(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鸟儿是害虫的天敌,是人类的朋友。农民收摘果实时,总要留一些挂在枝头。农民说:这是留给鸟儿冬天的口粮。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应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尊重它,保护它
③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
④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能认识它,利用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下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应用“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木桶原理"说明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的合理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来最严重旱情,2016年3月,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来最低。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
B.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沿岸降水增多
C.厄尔尼诺现象引起我国今年南方降水偏多,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D.厄尔尼诺造成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2】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来最低,最可能导致河流入海口出现
A.泥沙堆积增多 B.赤潮现象
C.大面积稻田受灾 D.海水倒灌现象
【3】中国政府向下游流域国家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A.开闸放水 B.出口淡水 C.粮食援助 D.资金援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
年龄 国家 | 15岁以下 | 15岁到64岁 | 65岁以以上 |
A国 | 50 | 45 | 5 |
B国 | 17 | 65 | 18 |
(1)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2)分析左、右图可以看出,B国人口问题主要是?解决该国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温室效应 B. 热岛效应 C. 绿岛效应 D. 狭管效应
【2】
A. 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 北美五大湖地区 C. 菲律宾群岛地区 D. 亚马孙平原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