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具有较大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修路的成本较高
B.平原地区交通线一般呈线状
C.山区地区修路的成本较低
D.山区公路大多呈“之”字形分布

【答案】D
【解析】山区地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山区地区修路成本高于平原地区;平原地交通线路多呈网状;山区公路为了避免崎岖的路面,往往呈“之”字形。
所以答案是: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极地区某年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

A. 海陆分布与纬度 B. 海水温度与海拔

C. 洋流与海陆分布 D. 太阳高度与降水

2

A. 出现龙卷风 B. 湖水急剧上涨

C. 气温急剧下降 D. 东南风更强劲

3

A. 90% B. 70% C. 50% D. 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1016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了共同建设和运营雅万高铁(雅加达至万隆)项目协议,标志着中国高铁走出去取得历史性突破。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A. 琼州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台湾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2

A. 地震 B. 寒潮 C. 风沙 D. 台风

3

A. 雅加达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B. 雅加达日落更晚

C. 上海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更大

D. 上海物影转动角度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时我国某地近地面(a)、500米(b)、1000米(c)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控制图示地区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台风 B.气旋 C.反气旋 D.锋面

【2】若此时该天气系统正向西北方向移动经过我国南方地区时,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大风扬沙 D.晴朗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陆上风力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下图表示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生产企业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生产企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劳动力 D.资源

【2】随着风力发电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部分地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导致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解决弃风现象最有效的措施( )

A.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

B.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

C.并入国家电网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输电

D.大力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消耗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江平原稻鱼—食用菌—貂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生态模式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乳畜业 D. 混合农业

【2】下列关于该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无污染,提高了产品品质B. 能有效地保持土壤肥力

C.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就业D.生产成本高,不适宜推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19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 闯关东线路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降水中的雨水补给是最重要的补给形式

B. 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C. 凡是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D. 由一种水源补给的河流很少,河流径流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2015年8月18日某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卫星云图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

【1】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低压 D高压

【2】此时,汕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