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当今世界,由于自然和人文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震源位于地面以下14Km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明显的震感。与汶川相距1 00余公里北川县城位于群山环绕的湔江河谷,地震中两侧山体滑坡,北川县城毁于一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北川县城在地震灾害中破坏 严重的原因?(10分)
(2)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图示南部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并简述防灾减灾措施。(10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滕州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调查推断:目前,全世界约有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D.过渡放牧
【小题2】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华网联合国2008年5月14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14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会议高级别部分部长会上发言,呼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荒漠化挑战。各方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据此回答题。

1.结合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弱的国家之一

C.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是刚刚开始出现的

D.世界荒漠化问题已基本得到治理

2.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

A.沙质荒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

3.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4.材料中提到应对荒漠化,各国要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②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当今世界,由于自然和人文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震源位于地面以下14Km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明显的震感。与汶川相距1 00余公里北川县城位于群山环绕的湔江河谷,地震中两侧山体滑坡,北川县城毁于一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北川县城在地震灾害中破坏  严重的原因?(10分)

(2)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图示南部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并简述防灾减灾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