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瓶颈。2018年7月河北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

材料二:下图为2018年京津冀地区相关指标构成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海水在低温环境中发生冻结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经过处理的海冰,符合淡水标准,而且成本低于直接淡化海水。

(1)比较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推断每年渤海海冰可开采次数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从供需和环境角度,对京津冀地区海冰淡化的可行性加以评价。

(4)为保证“一泓清水送京津”,山地面积较大的河北承德正在实施“产业兴水”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水兴业、以业养水”。试简述其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河北水资源总量明显多于北京、天津;河北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北京、天津;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高于河北。

(2)分布规律: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可行:渤海海冰资源丰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

不可行:海冰资源的季节性很强;大量开采海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影响海域生态环境;海水淡化产生大量高浓度盐水,如处理不当,会对沿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积极发展林果业,走农林牧综合治理之路;推进水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兴建水电站);发展涉水生态旅游业。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1)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主要是京津冀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工农业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生产技术水平低,水污染、浪费严重。

(2)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因此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从供需角度看,京津冀地区海冰淡化的可行,因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距离近,而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从环境角度看,京津冀地区海冰淡化的不可行,海冰资源的季节性很强,供应不稳定;大量开采海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影响海域生态环境,危及生物生存;海水淡化产生大量高浓度盐水,如处理不当,会加剧盐碱化,会对沿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河北承德正在实施“产业兴水”的发展战略,“以水兴业,以业养水”,措施包括积极发展林果业,兴建水电站,推进水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水兴业。发展涉水生态旅游业,污染少,以业养水。

影响盐度的因素

溶剂

(淡水)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降低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升高

河流径流注入量

注入量多

盐度降低

注入量少或无

不影响盐度

结冰或融冰

结冰

盐度升高

融冰

盐度降低

溶质

(盐类)

温度

温度低

盐度低

温度高

盐度高

洋流(同一纬度)

寒流流经

盐度降低

暖流流经

盐度升高

地形

开敞或闭塞

开敞

适中

闭塞

较高或较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茅草房(下图)主要用料为茅草,就地取材修建,成本低。茅草房在某大洲分布广泛,但是近年来,新建的茅草房越来越少,旧的茅草房大都弃之不用,原始茅草房正渐渐成为往日云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茅草房目前广泛分布于

A. 欧洲B. 亚洲

C. 非洲D. 北美洲

2图示茅草房具有独特功能,可防避当地的

A. 暴雪B. 酷暑

C. 暴雨D. 地震

3下列说法与茅草房逐渐消失有关的是

①茅草房的价值消失

②经济水平的提高

③人们生活要求提高

④建筑技术的流失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

A. 海拔较高,冬季冷湿B. 高温少雨,多旱灾

C. 沙化严重,土壤贫瘠D. 风力较大,光照强

2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是

A. 阻滞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移,减少风沙危害

B. 增加河流汛期流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C. 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 组织生态移民,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M城气温年较差较________(填“大”或“小”),降水量较________(填“大”或“小”)且季节分配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

(2)N城气温较M城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分析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 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B.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 花期末期延迟 D. 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A. 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 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 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D. 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

A. 华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江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城市中与日本东京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①海口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青岛

A. ①② B. ②③

C. D. ①④

2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盛行西风影响    ②受地形阻挡影响

③受冬季风影响    ④受沿岸暖流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被誉为“千年古镇,也门故里”的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地处鲁卜哈利茫茫沙漠中央,是驰名的“鱼米之乡”。希巴姆是难得一见的绿洲,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黏土和枣椰树的根茎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 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下图为希巴姆古城示意图。

(1)据图分析希巴姆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屋顶),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 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 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 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

2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