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及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和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1)A经济区面积广阔,对乙地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甲区域内发展经济的主要区位优势。

(3)简述长三角转入与转出的产业各有何特点以及这样的“腾笼换鸟”有何意义。

(4)A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内差异显著,东西互补性强。简要说明这种区域合作的意义。

 

(1)b(1分)

(2) D (1分)

(3)工业化(2分)

(4)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人口、交通、工业、农业、城市(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5)开源措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发展核电和风电等新能源。节流措施: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4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资源型城市三种产业GDP构成情况比较表(2006年)

城市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淄博

7.4

62.4

30.2

淮南

7.1

62.3

30.6

大庆

1.6

88.0

10.4

鸡西

7.9

50.2

41.9

平顶山

2.7

68.0

29.3

鹤岗

11.3

54.2

34.5

白银

5.6

76.0

18.4

金昌

7.0

78.0

15.0

材料二  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其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267万吨,到2008年的6.56亿吨。59年间,山西共生产煤炭105.24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外调量约为72.5亿吨,占全国省际煤炭净外调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还销往亚、欧、拉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煤炭出口占全国煤炭出口量的50%以上。山西煤炭工业无论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还是在兴晋富民、支撑山西经济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分析材料一表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并阐述原因。

(2)表中各资源型城市中,鸡西、鹤岗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分析鸡西、鹤岗发展特色农业及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山西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简述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5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1分)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5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1分)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育龄妇女初次平均生育年龄从1970年的20.8岁上升到1999年的23.57岁。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3万人,出生率为1.229%;死亡人口832万人,死亡率为0.642%;全年净增人口761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9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6%。

材料二

材料三 部分省、直辖市人口数量在全国的位次变化表

 

(1)由材料一判断,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阶段。

(2)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初次生育年龄的变化与我国人口数量的关系和原因。

 

 

(3)根据材料,四川省人口数量位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人口外出经商和务工

B.国家行政区划的调整

C.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率下降

D.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上升

(4)广东省人口位次变化不同于四川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列举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