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环境保护】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 “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②→① B. ①→④ C. ③→④ D. 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 出现在白天 B. 出现在夜间 C. 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 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2】【2】乙图中( )
A.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 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 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 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是( )
A.土壤和植被B.水文与植被
C.地形与气候D.地貌与水文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⑴图中高压系统在低压系统的 (填方向),M地风力 (填大于或小于)N地,在下图中,绘制完成MN沿线锋面示意图(要求:绘制出锋面,并标注冷暖气团运动方向)。
⑵分析说明T时刻该锋面形成的原因。
⑶预测N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⑷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e铁路线是京沪线
B.c铁路线是陇海线
C.G山脉是二三阶梯分界线
D.E山脉是燕山
【2】图中属于我国水田和旱地界限的山脉字母表示是 ( )
A.AB.BC.D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处温度低;____处气压低,降水较多的是______,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引起此环流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2)若此图是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则A、B两地中_______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干湿区是( )
A. 湿润区B. 半干旱区C. 干旱区D. 半湿润区
【2】阴影部分降水量在( )
A. >800毫米B. 400﹣800毫米
C. <50毫米D. 200﹣400毫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处)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08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
(1)简要分析与乙城镇相比,甲城镇规模较大的主要因素。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哪类用地?这一变化会对城区气温和径流带来哪些影响?
(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说出露天开采与加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_______界面,B为_______界面。
(2)写出图中数字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①_____②______④____C_________D ___。
(3)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层(写代号)。
(4)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是如何变化的?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