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C. 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答案】C

【解析】A.存在平衡2NO2(g)N2O4(g),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体系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颜色又变浅,由于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变化,而不是消除,故颜色仍比原来的颜色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B.存在平衡N2 + 3H2 2NH3,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氨气,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C.存在平衡H2+I2(g)2HI(g),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D.对氯水中的次氯酸受光照射会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向右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吸收.

a.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军事上,常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制作(  )

A. 燃烧弹 B. 信号弹

C. 照明弹 D. 烟幕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H2↑+Cl2↑+2OH-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D.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  )

A. Cl2溶于水 B. NaCl固体熔化 C. H2Cl2反应 D. 干冰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r2O72>Fe3+>SO2
B.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每有1mol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若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molK2Cr2O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B. 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c(H)减小

C. 反应在24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D. 反应在24 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06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