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6.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影响到人类的明天.请回答以下与材料有关的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单晶硅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晶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新材料发展的前沿.其主要用途是用做半导体材料和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等.单晶硅的制备方法如下:
SiO2
①C
高温
Si(粗)
②HCI
300℃
SiHCl3
③过量H2
1000~1100℃
Si(纯)
①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②已知以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SiHCl3 SiCl4 HCl
沸点 33.0℃ 57.6℃ -84.7℃
在步骤②中提纯SiHCl3所进行的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铁  B.青铜  C.硬铝  D.水银
②铜器制品常因接触空气中的O2、CO2和H2O而易生成铜锈.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
 

(3)纳米材料,胶体粒子的直径大约是
 
,与纳米材料的尺寸相当.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溶液的方法是
 
,用
 
方法消除胶体中的浑浊,根据
 
现象证明胶体已经制成.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其原因是
 

(4)磁性材料.某磁性粉末材料是一种复合型氧化物,为测定其组成,现称取6.26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HNO3,加入过量Na2SO4溶液,生成4.66g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g固体.
①该磁性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分析:(1)①焦炭在高温下可以置换二氧化硅中的硅;
②根据熔沸点的不同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为蒸馏或分馏;
(2)①依据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化学特性的物质,结合物质组成和合金的概念分析判断;
②铜发生化学腐蚀条件是和氧气,二氧化碳,水接触发生反应,保护铜可以依据隔离反应物质分析判断;
(3)依据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分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利用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制备,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能通过滤纸,浊液不能通过滤纸,胶体形成的检验方法可以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设计检验方法;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的 阴阳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吸附的电荷引发胶体聚沉,得不到胶体;
(4)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计算得到被元素物质的量,在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g固体,分析反应过程可知为氧化铁,计算得到铁元素物质的量,依据氧化物组成元素就是所含氧元素质量得到质量分数;依据计算得到钡元素、铁元素、氧元素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1)①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下置换二氧化硅中的硅来制备粗硅,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 
.
 
Si+2CO↑;
故答案为:SiO2+2C
 高温 
.
 
Si+2CO↑;
②SiHCl3(沸点33.0℃)、SiCl4(沸点57.6℃)、HCl(沸点-84.7℃),他们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的不同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为蒸馏或分馏;
故答案为:蒸馏或分馏;
(2)①A、硬铝是由Al、Cu、Mg、Mn、Si等形成的合金,故A不符合;
B、黄铜是Cu和Zn的合金,故B不符合;
C、钢铁是铁和碳等形成的合金,故C不符合;
D、水银是金属汞,属于金属单质,不是合金,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②铜器制品常因接触空气中的O2、CO2和H2O而易生成铜锈,发生化学腐蚀,保护铜应隔离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接触发生反应,所以保护铜制品需要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
故答案为: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保存;
(3)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溶液的方法是,是利用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制备,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能通过滤纸,浊液不能通过滤纸,胶体形成的检验方法可以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设计检验方法;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的 阴阳离子,能中和胶体微粒吸附的电荷引发胶体聚沉,得不到胶体;
(4)①n(BaSO4)=
4.66g
233g/mol
=0.02mol,m(Ba)=137g/mol×0.02mol=2.74g,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沉淀,洗涤灼烧得到3.20g固体为氧化铁,则n(Fe2O3
3.20g
160g/mol
=0.02mol,m(Fe)=0.02mol×56g/mol=2.24g;复合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6.26g-2.74g-2.24g=1.28g,则氧元素质量分数=
1.28g
6.26g
×100%=20.45%;
故答案为:20.45%;
②1.28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
1.28g
16g/mol
=0.08mol,由①计算可知,符合氧化物中钡原子、铁原子、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0.02:0.02×2:0.08=1:2:4;
所以原子数之比为1;2;4,化学式为BaO?Fe2O3
故答案为:BaO?Fe2O3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机材料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主要有胶体的制备和检验方法,合金概念的理解应用,复杂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

(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影响到人类的明天。请回答以下与材料有关的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单晶硅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晶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新材料发展的前沿。其主要用途是用做半导体材料和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等。单晶硅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以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SiHCl3

SiCl4

HCl

沸点

33.0 ℃

57.6 ℃

-84.7 ℃

在步骤②中提纯SiHCl3所进行的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钢铁       B.青铜       C.硬铝        D.水银

②铜器制品常因接触空气中的O2、CO2和H2O而易生成铜锈。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材料,胶体粒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与纳米材料的尺寸相当。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方法消除胶体中的浑浊,根据________现象证明胶体已经制成。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磁性材料。某磁性粉末材料是一种复合型氧化物,为测定其组成,现称取6.26 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HNO3,加入过量Na2SO4溶液,生成4.66 g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 g固体。①该磁性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②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