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实验目的
实 验 步 骤 及 现 象
A
检验亚硫酸钠试
样是否变质

B
检验某盐是否为铵盐

C
证明酸性条件
H2O2氧化性比I2

D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D

试题分析:A.无论是否变质,由于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把SO32-氧化为SO42-,最终都得到BaSO4沉淀。错误。B.检验是否为铵盐的方法是将铵盐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的回收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气体,就证明是铵盐。错误。C. 若酸性条件下H2O2能将NaI氧化为I2,I2能使淀粉变为蓝色即可证明。但将溶液酸化使要使用非氧化性的酸如HCl、H2SO4,而不能使用氧化性的酸如硝酸。错误。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除去NaCl中的杂质KNO3就可以先配成高温下饱和溶液趁热过滤把得到的NaCl洗涤干净,再重结晶就可以。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Na2SO3、SO2是中学常见的物质。
(1)某同学用下图示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SO2

写出制取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请指出D装置中的错误       。若实验过程中不慎在皮肤上沾少量浓硫酸,处理的方法是           
(2)向烧碱和Na2S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32-、SO42-、Br-、OH-等阴离子,请填写鉴定其中SO32-、SO42-和Br-的实验报告。限选试剂:2 mol/LHCl,1 mol/L H2SO4,l mol/LBaCl2,l mol/LBa(NO3)2,0.1 mol/LAgNO3,CCl4,新制饱和溴水,新制饱和氯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氯水,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颜色。
                    ,证明待测液中含Br-
步骤②
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待测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待测液中含SO42-
步骤③
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待测液,滴加2 mol/LHCl至溶液呈酸性,加入几滴______(填试剂),振荡。
                    
证明待测液中含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可以用淀粉-KI试纸检验操作I中是否有溴生成,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操作Ⅱ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生成物中溴的化合价分别为+5和-1价,操作Ⅲ中如果用稀硫酸代替氯气,则操作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用溴和苯反应合成。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表为苯、溴和溴苯的相关数据: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回答下列问题:
(4)在A中加入30 .0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8.0 mL液态溴。向A中滴加液溴,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
①在该实验中, 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②收集溴苯时,应根据_________(填“C1”或“C2”)所显示的温度,其温度应为_________。
③在反应开始后到收集溴苯之前,应先将F装置连接在D装置后,用它可承接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第一步:取少量反应后F装置中的溶液于试管中;第二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第三步:继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该实验方案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能溶于水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
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1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l的步骤为 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对沉淀进行洗涤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 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结合必要的化学方程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3)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__________。
(4)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ag锡粉溶于盐酸中,向生成的SnC12中加入过量的FeC13溶液,用b mol/L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已知酸性环境下,Cr2O72-可被还原为Cr3+),共用去K2Cr2O7溶液m ml。则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Sn的摩尔质量为M g/mol,用含a、b、m、M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Na2CO3溶液与Mg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成分,小组成员做如下实验

(1)若按所得的结论分析,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甲、乙都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洗涤并干燥。同学丙认为他们并未将沉淀洗涤干净,请用简单的实验证明丙的观点。
(3)同学丁认为甲结论不合理,理由是Ksp(MgCO3)___Ksp [Mg(OH)2](选填“<”或“>”),所以沉淀物未必是MgCO3。经查阅资料得知:该白色沉淀的组成应为Mgx(OH)y(CO3)z·nH2O。为确定沉
淀物的具体组成,他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所有夹持装置已省略)。

(4)请将丁设计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先装入药品,并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后连接各装置;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停止加热,持续通入空气直至实验结束,再次称量步骤②中相关装置的质量。
(5)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部分数据已换算为相应的物质的量)
  
(6)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_________组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应舍去。由实验数据计算
得该白色沉淀物的组成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Mg2(OH)2CO3·3H2O       b.Mg(OH)2(CO3)2·3H2O
c.Mg4(OH)2(CO3)3·3H2O    d.Mg5(OH)4(CO3)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菠菜营养丰富,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的说法。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菠菜是否含有草酸类物质?草酸又有哪些性质?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以下资料:草酸又名乙二酸,其酸性比乙酸稍强,草酸及其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熔点为100.1℃,在175℃时受热分解,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 min,冷却后滤去菠菜,得滤液(含有少量CO32杂质)。向滤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然后再加入足量CH3COOH溶液,观察现象。
2.用草酸晶体(H2C2O4·2H2O)做以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1中加入CH3CO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应选择________(填“Ⅰ”或“Ⅱ”),在做实验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过程中观察到C、E装置中的溶液均变浑浊,且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写出A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实验结论更加严密和安全,在以上所连接的装置C、D间还需依次添加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试剂)的洗气瓶,此外指出上述装置中的不足之处还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淀粉液后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D.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精盐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试样溶液颜色无变化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溶液变蓝色―→氧化性:H2O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