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结晶法除去NaCl中少量的KNO3 | B.气球充入过量的空气,爆炸 |
C.金属钠有强还原性,能与水反应 | D.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甲烷 | B.石墨 |
C.晶体硅 | D.水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BaSO3难溶于盐酸 |
B | Al放入浓HNO3中 | 无明显现象 | Al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C | 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Cl2通入KI溶液 | 溶液变蓝色 | I-的还原性强于Cl- |
B | 常温下将Fe片放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可以用铁槽车装运浓硫酸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有红固体析出 | Na的活泼性强于铜 |
D | 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 | 黑色沉淀生成 | Ksp(AgCl)>Ksp(Ag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图A,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上升,因为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
B.图B,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褪去,因为有气态烯烃产生 |
C.图C,溶液均变红,碳酸钠溶液颜色较深,因为相同条件下水解能力HCO3-强于CO32- |
D.图D,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熔化的铝未滴落,因为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 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
C |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D |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CuSO4?5H2O放置于空气中,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发生物理变化 |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
C.84消毒液、KMnO4、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
D.汽车尾气含有少量氮的氧化物,既能造成光化学烟雾,也能造成酸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