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氨分子结合氢离子能力强于氨分子结合银离子能力。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加入过量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又有沉淀生成,再过滤,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仍有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     ]
A. Ag+、Fe2+、Ca2+
B. Al3+、Mg2+、Ba2+
C. Ca2+、Fe2+、Ba2+
D. Ag+、Mg2+、Ba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做题](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2NH3=NH4++NH2-
2NH3=NH4++NH2-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D
AD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H2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H2O
H2O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H2O
H2O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B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5
1s22s22p63s23p5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电解法
电解法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E和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济南二模)[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氨和水都是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
3:4
3:4

(2)NH3分子可结合一个H+形成铵根离子(N
H
+
4
)

①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sp3
sp3

②NH3分子与H+结合的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是
b
b
.(填序号)
a.微粒的空间构型   b.N原子的杂化类型   c.H-N-H的键角
(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该过程中微粒的变化是:[Cu(H2O)6]2+→Cu(OH)2→[Cu(NH34]2+.[Cu(H2O)6]2+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共价键、配位键
共价键、配位键

(4)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20
20
kJ?mol-1(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1,水分子间范德华力的能量为11kJ?mol-1);水变成冰晶体时,密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氢键具有方向性,水结冰时分子间距增大,晶体内部有很大的间隙
氢键具有方向性,水结冰时分子间距增大,晶体内部有很大的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

①1905年富兰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仑尼乌斯以水为溶剂的个别现象,推广到任何溶剂,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试写出液氨自身电离的方程式: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ey)提出质子理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以看作酸又可看碱的是               

A、H2O    B、NH4+     C、OH-    D、HCO3-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广义的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够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如:H++OH→H2O。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Ⅰ)H3BO3 +H2O 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       (填H3BO3或H2O);

(Ⅱ)NaH+H2O ==NaOH+H2↑,该反应中的酸是              (填NaH 或H2O)。

(2)已知A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比M、L层电子数之和多一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中3个轨道还需5个电子才能达到全充满。D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E原子半径最小;F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按要求填写

① B的电子排布式是: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②D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是            ,C单质的制备方法是: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为              ,该物质比D与E形成的化合物更容易液化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了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目前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 科学家通常引用“温室效应指数”,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表1有(A)至(I)共九种气体在大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及其温室效应指数。

结合表中列出的九种气体,试参与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            

       A.N2        B.O2         C.H2O      D.CO2         E.CH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O与CO2, CCl3F与CCl2F2互为等电子体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

       C.CH4是目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H2O沸点是九种物质中最高的,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NF3、CHClFCF3、C3F8,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确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确定NF3分子呈三角锥形 

       B. C3F8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C.CHClFCF3存在手性异构                      

       D.第一电离能:N<O<F

(4)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甲烷在常温下呈气态,说明甲烷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晶体中1个CH4分子有12个紧邻的甲烷分子

       C. CH4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D.可燃冰(8CH4·46H2O)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晶体

(5)水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已知某红紫色络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腾有氨放出,同时产生Co2O3沉淀;加AgNO3于该化合物溶液中,有AgCl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AgNO3溶液于滤液中无变化,但加热至沸腾有AgCl沉淀生成, 且其质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                  。                                              

A.[ CoCl2(NH3)4 ]Cl·NH3·H2O    B.[ Co(NH3)5(H2O)]Cl3

C.[ CoCl2(NH3)3(H2O)]Cl·2NH3    D.[ CoCl(NH3)5]Cl2·H2O。 

(6)题(5)中钴离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