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结晶;c.蒸馏;d.加热;e.分液;f.萃取
请将相应分离提纯物质方法的序号填入空白处:
①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_。
②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________。
③自来水制备蒸馏水:________。
④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________。
⑤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________。
⑥从碘水中将碘提取到中CCl4: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原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B.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 1989 年做出决定,把现行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 18 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 1 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 18 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 3 列元素种类最多
B.第 14 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C.只有第 2 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
D.第 17 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为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反应。
(1)取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变成__________色,即可制得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个小烧杯,也加入25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甲与(2)中的烧杯乙一起放置在暗处,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可看到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液体有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氯、溴两种元素及其组成的物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HCl<HBrB.非金属性:Cl>Br
C.酸性:HClO4>HBrO4D.氧化性:Cl2>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00 mL 1mol/L NaCl溶液B.75mL 1 mol/L MgCl2溶液
C.150 mL 3mol/L KClO3溶液D.25 mL 1.5 mol/L Zn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物质①K2O;②CO2;③NH4Cl;④H2O2;⑤Na2O2;⑥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仅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___;仅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___;仅含离子键的化合物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___;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___(填数字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其变化可表述为:___Cu+______HNO3(稀)==______Cu(NO3)2+______NO↑+______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稀硝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2 mol NO,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 ||
CH3COCH3 | HCl | Br2 | ||
① | 0.80 | 0.20 | 0.0010 | 290 |
② | 1.60 | 0.20 | 0.0010 | 145 |
③ | 0.80 | 0.40 | 0.0010 | 145 |
④ | 0.80 | 0.20 | 0.0020 |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增大c(Br2),v(Br2)增大
C.增大c(HCl),v(Br2)增大D.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