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
B.Ca
C.Na
D.Fe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A.太阳能电池板 B.水晶 C.玛瑙 D.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蒸馏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
(2)若利用该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某粗盐除含氯化钠外,还混有可溶性CaCl2、MgCl2、硫酸盐、泥砂等不溶性杂质,为提纯粗盐,可选用以下试剂及操作先后顺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①Na2CO3 ②NaOH ③BaCl2 ④HCl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③②①⑤④⑥
II. (4)现需配制0.1mol·L-1NaOH溶液480mL,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需要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____________g;
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室温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④配制0.1 mol· L-1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 )
A. 银氨溶液 B. 浓溴水 C. FeCl3溶液 D. 新制Cu(OH)2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后,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闭合开关, 往溶液中通入氯气, 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取用0.1 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说明蔗糖是非电解质
D.闭合开关, 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 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 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 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表。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离子 | K+ | Na+ | Mg2+ | Ca2+ | NO3- | H2PO4﹣ | SO42﹣ | Zn2+ |
培养液浓度 | 1 | 1 | 0.25 | 1 | 2 | 1 | 0.25 | 1 |
A. Ca2+ B. SO42﹣ C. Zn2+ D. 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3∶1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2Cu2++2H2O2Cu+4H++O2↑
B.Cu2++2Cl-Cu+Cl2↑
C.2Cl-+2H2O2OH-+H2↑+Cl2↑
D.2H2O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