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NH3 0.4mol,甲室中充入HCl、N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17.3g.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
(2)甲室中HCl、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充分反应生成NH4Cl固体后(仅发生此反应),隔板b将位于刻度“”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此时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 .
【答案】
(1)24.1g
(2)1:3
(3)4;25.25g/mol
【解析】解:(1)乙室中充入NH3 , 则氨气的质量为m=nM=0.4mol×17g/mol=6.8g,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17.3g,则甲中气体的质量为17.3g+6.8g=24.1g,故答案为:24.1g;(2)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看图可知甲、乙两室气体的体积比为2:1,故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乙室中充入NH3 0.4mol,所以甲室中气体为0.8mol,甲中气体的质量为24.1g,设HCl的物质的量为x,氮气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其物质的量、质量列方程组为: ,解得x=0.2mol,y=0.6mol,所以HCl、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6mol=1:3,故答案为:1:3;(3)乙室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4mol,甲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反应生成NH4Cl固体,剩余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剩余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8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开始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2mol,其活塞b在6处,现在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8mol,所以活塞b将会左移至“4”处;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M=
=
=25.25g/mol;
故答案为:4;25.25g/mol.
(1)乙室中充入NH3 , 根据m=nM求出氨气的质量,根据质量差求出甲中气体的质量;(2)根据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和质量计算HCl和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3)根据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计算剩余气体所占体积,从而确定b的位置,根据M= 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A. 碳在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
B. 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C. 碳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最大
D. 细胞的能源物质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二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mo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 g Y气体和l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2和CO
B.用pH试纸鉴别NaCl溶液与HCl溶液
C.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用激光笔照射的方法鉴别溶液和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