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济南二模)煤经过化学加工可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5kJ?mol-1
①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碳的转化率的是
b
b
(填字母序号).
a.容器的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汽的物质的量       b.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
c.及时将水煤气从容器中移走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②又知,C(s)+CO2(g)?2CO(g)△H=172.5kJ?mol-1.则CO(g)+H2O(g)?CO2(g)+H2(g)的焓变(△H)为
-41kJ?mol-1
-41kJ?mol-1

(2)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用于设计燃料电池.下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①a处通入的是
甲醇
甲醇
(填物质名称),左侧电极上发生
氧化
氧化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该电池工作过程中,H+的移动方向为从
(填“左”或“右”)
③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4H++O2+4e-=2H2O
4H++O2+4e-=2H2O

④若用该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60mL NaCl溶液,设有0.01mol CH3OH完全放电,NaCl足量,且电解产生的Cl2全部溢出,电解前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的pH=
14
14

(3)将等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akJ?mol-1,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1 650 2 4 1.6 5
2 900 2 4 0.9 t
①在实验1中,以v(C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0.16
0.16
mol?L-1?min-1
②在实验2中,t
5.(填“>”、“<”或“=”)
分析:(1)①根据平衡的移动判断.
②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2)①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由图可知,左侧电极流出电子,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处通入甲醇.
②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
③H+与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④计算出0.01molCH3OH完全放电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解氯化钠溶液原理,可知电解生成氢氧化钠为电解过程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利用Kw求出H+浓度,再利用pH=-logc(H+)计算.
(3)①根据v=
△c
△t
计算v(H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CO2).
②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到达平衡时间越短.
解答:解:(1)①a、容器的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汽的物质的量,水蒸汽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碳的转化率提高,故a正确;
b、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碳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
c、及时将水煤气从容器中移走,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碳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碳的转化率提高,故d正确;
故选:b
②已知反应:①C(s)+H2O(g)CO(g)+H2(g);△H=131.5kJ?mol-1
            ②C(s)+CO2(g)2CO(g);△H=172.5kJ?mol-1
所以①-②得,CO(g)+H2O(g)CO2(g)+H2(g);△H=-41kJ?mol-1
答案为:-41kJ?mol-1
(2))①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由图可知,左侧电极流出电子,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处通入甲醇.
故答案为:甲醇;氧化
②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所以H+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到右.
故答案为:从左到右
③H+与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故答案为:4H++O2+4e-=2H2O
④0.01molCH3OH完全放电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4-(-2)]=0.06mol,根据电解氯化钠溶液原理,正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可知溶液中n(OH-)=0.06mol,所以c(OH-)=
0.06mol
0.06L
=1mol/L,所以c(H+
Kw
c(OH-)
=
10-14
1
=10-14,pH=-logc(H+)=-log(10-14)=14.
故答案为:14
(3))①v(H2)=
△n(H2)
V
△t
=
1.6mol
2L
5min
=0.16mol/(L?min),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CO2)=v(H2)=0.16mol/(L?min).
故答案为:0.16mol/(L?min)
②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到达平衡时间越短,所以t<5min.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大,涉及反应热、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pH值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洛阳二模)2011年冬天,包括济南在内的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