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
命名 | 一氯代物 | |
A | 2-甲基-2-乙基丙烷 | 4 |
B | 1,3-二甲基苯 | 3 |
C | 2,2,3-三甲基戊烷 | 6 |
D | 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 7 |
A. A B. B C. C D. 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类比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反应,认为钠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他在实验室中选择以下装置对该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实验探究。
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1)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下方对应宇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达到实脸目的,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后,打开弹簧夹,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才能点燃酒精灯。能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在制取CO2的过程中,向装置B中加入某酸后,发现固体与酸没有接触,为使反应顺利进行,下列可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A.稀硝酸 B.H2SO4溶液 C.苯 D. CCl4
(5)若反应过程中CO2足量,反应结束后,该同学对硬质玻璃管中生成的固体提出了以下猜想:①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 ② 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和C的混合物 ③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和Na2O的混合物 ④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O和C的混合物。报告给老师后,老师认为可以排除其中的3种情况,老师排除的理由是________;则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该同学经过反思,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中存在缺陷。他查阅资料后得知,PdCl2溶液可以吸收CO,同时得到黑色的Pd。于是他在装置后加装一个盛PdCl2溶液的吸收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氮的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臭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又称为“氯碱工业”。并能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能降耗。设计如图所示工艺流程,其中氯碱工业装置中的电极未标出。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 (填序号)。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①②⑤③ B.①②⑤④①③ C.①②④⑤③ D.④②⑤
(3)图中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4)氯碱工业的产物NaOH与不同物质反应可以生成不同的盐。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四种钠盐溶液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溶质 | Na2CO3 | NaHCO3 | NaClO | NaHSO3 |
pH | 11.6 | 9.7 | 10.3 | 5.2 |
A.向氯水中加入NaHCO3,可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
B.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NaClO
C.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3、H2CO3、HClO,pH最大的是HClO
D.四种盐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HCO3-
(5)若利用电解氯化钠溶液所得的气体制36.5%的浓盐酸100t,最少需要消耗食盐_________t。
(6)氯碱工业产品Cl2可用于冶炼钛铁矿得到金属钛,流程如图。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氮气和氩气是两种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气体。镁还原TiCl4的反应中为防止Mg和Ti被氧化选择稀有气体氩气。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不选用氮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
Ⅰ | 387℃ | 0.20 | 0.080 | 0.080 |
Ⅱ | 387℃ | 0.40 | ||
Ⅲ | 207℃ | 0.20 | 0.090 | 0.090 |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 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题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含量进行测定。
(1)图2中①的仪器名称 。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 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的终点现象 ;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填序号)___________(①=10 mL,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___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种物质:
①MgCl2 ②H2O ③Al ④H2O2 ⑤Na2O2 ⑥Ca(OH)2 ⑦HClO ⑧I2 ⑨He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
(3)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
(4)熔融状态时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是________;
(5)HClO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I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常温下,取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再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进程中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向a点所示溶液中能入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C.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c(H+)/c(ClO-)减小
D.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ClO-) + 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
Ⅰ.测定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待测H2C2O4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②用0.1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③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
请回答:
(1)滴定时,将KMnO4溶液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②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
(4)计算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Ⅱ.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温度均为25℃):
实验序号 | 体积V/mL | |||
0.1mol·L-1KMnO4溶液 | 0.1mol·L-1H2C2 O4溶液 | 0.1mol·L-1H2SO4溶液 | H2O | |
① | 2.0 | 5.0 | 6.0 | 7.0 |
② | 2.0 | 8.0 | 6.0 | V1 |
③ | 2.0 | V2 | 6.0 | 2.0 |
请回答:
(5)表中V1=________,V2=________。
(6)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
(7)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0.2mol·L-1盐酸代替0.1mol·L-1H2SO4溶液,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