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8 g 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C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所含的原子数小于NA;1.8 g的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含电子数为0.1 mol×10×NA,即 NA个; 48 g O3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所以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3NA;2.4 g金属镁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 mol×2×NA mol-1=0.2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能选用            
A.生石灰B.碱石灰C.五氧化二磷D.烧碱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的作用                       ;E装置的作用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需要处理,          
写出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②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
③加热浓氨水                        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在图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                  ,F中盛放的溶液是                        ,起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试管中分别充满①NH3  ②NO2,倒置于水槽中。经充分溶解(或反应)后,设溶质不扩散到试管外,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能用来鉴别NaHCO3和Na2CO3的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是
A.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解速率
B.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
C.分别取少量溶于水中,逐渐滴入盐酸至过量,观察产生气体的先后
D.分别取少量溶于水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MnO2+ 4HCl(浓)MnCl2+ Cl2↑+ 2H2O反应中,被氧化的HCl与参加反应的HCl质量关系是
A.两者质量相等
B.后者是前者的3倍
C.前者是后者的1/2
D.前者是后者的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里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产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MnO2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加入稀硝酸震荡,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
A.Na2SiO3B.Na2CO3C.Na2SO3D.Na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作原子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