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最大限度的标志是


  1. A.
    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 B.
    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3. C.
    B、C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
  4.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A
解析:
A中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表示反应的两个方向,数值相等,此时反应物、生成物都不再改变,达到可逆反应的最大限度;
B中A、B、C浓度之比为1∶3∶2,并不能说明反应物、生成物不再变化;
C中无论反应开始、反应中期还是可逆反应达到最大限度,B、C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3∶2;
D项中由于A、B、C都是气体,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mol I2(g) 和2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mol/L
0.05mol/L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 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 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③⑤
③⑤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
4a+c=2b
4a+c=2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汕头二模)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1)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H=-90.8kJ/mol.
已知:2H2(g)+O2(g)=2H2O (l)△H=-571.6kJ/mol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①H2的燃烧热为
285.8
285.8
kJ/mol.
②CH3OH(g)+O2(g)?CO(g)+2H2O(g)的反应热△H=
-392.8KJ/mol
-392.8KJ/mol

③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则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AD
AD
.(填字母)
A.CO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H2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O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生成速率相等
(2)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甲醇蒸汽重整法.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该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②甲醇部分氧化法.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当n(O2)/n(CH3OH)=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2CH3OH+O2
催化剂
加热
2HCHO+2H2O
2CH3OH+O2
催化剂
加热
2HCHO+2H2O
;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n(O2)/n(CH3OH)=
0.5
0.5

(3)在稀硫酸介质中,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e-+H2O=CO2↑+6H+
CH3OH-6e-+H2O=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湖南模拟)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
①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
温度
温度
有关;
②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BD
ABD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O)=c(H2)    D.1 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s)和1mol H2O(g),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吸收热量akJ,则a=
131.3(填“>”、“<”或“=”);若开始时加入的是2mol C(s)和1mol H2O(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吸收热量为b kJ,则b
=
=
a(填“>”、“<”或“=”).
(2)将一定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2
1 650 4 2 1.6 1.6 5
2 830 1 4 0.8 0.8 3
3 830 a b c d t
①实验1中的v(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6mol/(L?min)
0.16mol/(L?min)

②830℃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10mol H2O(g),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83.33%
83.33%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似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b=4a,a>1(或使用催化剂)
b=4a,a>1(或使用催化剂)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湖州二模)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家一般利用NaOH溶液或氨水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用NaOH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2的流程如图1所示.

(1)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D
AD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2)一定条件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该反应的△S
0、△H
0(填“>”、“<”、“=”)
(3)以CO2与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O2(g)+3H2(g)═CH3OH(g)+H2O(g)△H<0.
①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A.若保持恒温,则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3V(H2)=V(CH3OH)
B.若为绝热容器,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温度恒定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CO和H2的转化率均相等
D.保持温度不变,当反应已达平衡时,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当达到新平衡时,n(CH3OH):n(H2)将升高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在恒容、温度T1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图象如图2所示.请补充完成温度为T2(化学平衡常数K(T1)>K(T2))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③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1mol CO2,3mol H2,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放出热量为a kJ.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1mol CH3OH(g)和1mol H2O(g),在相同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b kJ.则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的△H=
-(a+b)
-(a+b)
kJ?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甲醇与氧气的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图3所示.则当n(O2)/n(CH3OH)=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2CH3OH+O2
催化剂
2HCHO+2H2O
2CH3OH+O2
催化剂
2H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三12月统一测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

(1)某温度下,2SO2(g)+O2(g)2SO3(g)  △H=-197 kj/mol。开始时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 mol SO2(g)和10.0 mol 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197kJ的热量,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升高温度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下列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2、O2、SO3的平衡浓度都比原来增大的是    (填字母)。

A.恒温恒容,充入2mol SO3    B.恒温恒容,充入2mol N2

C.恒温恒压,充入1 mol SO3   D.升高温度

(3)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某实验小组设想如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时:

SO2(g)+O2(g)2SO3(g)    △H1=-197 kJ/mol;

H2O(g)=H2O(1)    △H2=-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1)  H3=-545 kJ/mol。

写出SO3(g)与H2O(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由硫酸可制得硫酸盐.在一定温度下,向K2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SO42-和CO32-的浓度之比    。[已知该温度时,Ksp(BaSO4)=1.3x10-10,KsP(BaCO3)=5.2x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