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H=﹣285.5kJ?mol﹣1 ,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2H2(g)+O2(g)△H=+285.5k?Jmol﹣1
B.反应SO2(g)+2H2S(g)═3S(s)+2H2O(l)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D.由C(石墨,s)=C(金刚石,s)△H=+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2H4 | C3H8 | C4H8 | C6H12 | C7H16 | C8H16 |
A.3
B.4
C.5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
②X分别与Y、Z、W可组成化学式为YX3 , X2Z和X2W三种共价化合物
请填空:
(1)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
(2)X2W的结构式是
(3)X、Y和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强酸.写出该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含Y、Z的气体和一种只含X、Z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4)X、Y、Z和W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5:1:3:1;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①写出该化合物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W为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可形成DA型离子化合物,B与C同周期且相邻,C与E同主族,E2﹣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E
B.D2WC4可以用来做消毒剂和净水剂
C.A4B2C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D2C2与EC2可以反应生成D2EC3和C2
(3)灼热的碳能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向盛有A2C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WEC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大量气泡出现,随后溶液温度升高,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RO 与R﹣可发生反应:RO +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可能是金属
C.R形成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Na+、Ba2+、Cl﹣、Br﹣、SO 、SO ,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某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②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CC14呈橙色
③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用分液漏斗将②所得混合液分离,倒出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Br﹣、SO
B.溶液一定含有Na+ , 不含Ba2+
C.实验①与上述离子的检验没有关系,可以省略
D.由实验④可以判断溶液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喷水溶液法”是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喷洒在沙漠中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形成厚0.5cm的隔水层,可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拦截、蓄积雨水。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它是通过单体加聚反应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