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 |
B.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1 mol/L的硫酸 |
C.装置丙:检验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D.装置丁: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NO2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 |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的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500 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定容、摇匀 |
C | 闻氯气法的方法 |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
D | 分离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烧杯,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C.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整个过程可在实验室中模拟进行 |
B.工段②是风化过程 |
C.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
D.工段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甲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利用乙装置制取N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淀粉KI溶液 |
C.利用丙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
D.利用丁装置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