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吸收—电解循环法脱除烟气中的SO2,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室温下,电解液K再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液的pH变化的关系见下表下列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电解液

n(SO32)n(HSO3)

pH

K

9:91

6.2

L

1:1

7.2

M

91:9

8.2

A.当电解液呈中性时溶液中:

B.再生液M吸收SO2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SO3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D.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N,d膜上共通过0.2mol阳离子

【答案】D

【解析】

根据装置图,阴离子通过c膜向a极移动,可知a极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HSO3-2e-+H2O=SO42-+3H+b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气体NH2

An(SO32)n(HSO3)=991时,电解液pH=6.2n(SO32)n(HSO3)=11时,电解液pH=7.2,由此推知当电解液呈中性时,c(HSO3)c(SO32)A项错误;

BM吸收SO2主要发生的反应为:SO32-+SO2+H2O=2HSO3-B项错误;

Cb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项错误;

D.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N0.1molH2),阴极消耗0.2molH+,减少0.2mol正电荷,需要补充0.2mol正电荷以达到平衡,则d膜上会通过0.2mol阳离子,D项正确;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是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硫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学习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所示装置制取SO2并探究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装置C中氯水褪色,证明SO2具有________(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3)装置D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在AB间应增加F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装置E能否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________(不能”),理由是________

(6)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某小组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样品pH,得数据如下:

时间

开始

8h

16h

24h

32h

40h

48h

pH

5.0

4.8

4.6

4.3

4.2

4.0

4.0

酸雨样品pH变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某同学在48h后偶然测得样品的pH又减小到3.9,导致样品pH再次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填写下列空白:

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反应一段时间制的溴苯。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 (”)的无色液体,在实验中因为 而显褐色。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 _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口烧瓶中的溴苯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

5)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以不同方案探究Cu粉与FeCl3溶液的反应。

1)甲同学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蓝色,由此证明发生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

2)乙同学通过反应物的消耗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发生:将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KSCNFeCl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有白色沉淀A产生。

针对白色沉淀A,查阅资料:A可能为CuCl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①根据白色沉淀B__(填化学式),判断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

②仅根据白色沉淀A与过量浓HNO3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白色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__

③向滤液中加入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A不含CuCl,则a__(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实验,证明A仅为CuSCN

④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实验验证了CuSCN的成因,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

_Cu2+_SCN-=_CuSCN↓_(SCN)2

⑤结合上述过程以及Fe(SCN)3Fe3+3SCN-的平衡,分析(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

3)已知(SCN)2称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与Br2相近。将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分离酒精和水

分离胶体和溶液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

装置或仪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酸钾()是重要的微量元素碘添加剂。实验室设计下列实验流程制取并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其中制取碘酸()的实验装置见图,有关物质的性质列于表中

物质

性质

HIO3

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CCl4

KIO3

①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ClOIO3=IO4C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参加反应的盐酸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所加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分离出B中制得的水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中和之前,需将HIO3溶液煮沸至接近于无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避免降低的产率。

4)为充分吸收尾气,保护环境,C处应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为促使晶体析出,应往中和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6)取1.000g产品配成200.00mL溶液,每次精确量取20.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溶液和稀盐酸,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4mol/L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蓝色消失(),测得每次平均消耗溶液25.00mL。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Garnet型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锂电池最佳性能固态电解质。LiLaZrTaO材料是目前能达到最高电导率的Garnet型电解质。某Garnet型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LixC6Li1xLaZrTaOLiLaZrTaO6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

C.充电时,b极反应为:LiLaZrTaO xe=xLiLi1xLaZrTaO

D.充电时,每转移xmol电子,a极增重7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①Na2CO3溶液 ②NaOH固体 ③CO2石墨熔融BaCl2五种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复分解反应,且有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的组成常用燃烧分析法,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有机物组成的装置,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C左右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全部氧化为CO2H2O,用含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氯化钙的吸收管分别吸收CO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甲、乙中的吸收剂能否颠倒?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一会儿,然后再加热,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4.6 g有机物A进行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8.8 g CO2,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

4)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