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b、c是活塞。
(1)装药品前,按图装置连接后,如何检验气密性?
(2)按
图装药品后,如果开启 a 和 c ,关闭b ,则Ⅱ中的现象是
;若要使Ⅱ里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应该怎样操作?
写出Ⅰ及Ⅱ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果将Ⅰ管中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开启 a 和 c ,关闭 b ,过一会观察,可以看到Ⅱ里没入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导管内气体呈红棕色,液面上方气体为无色,试用文字及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4)在实验(2)中,如果装置Ⅰ、Ⅱ里液面上空间的总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铜ng,Ⅱ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Vml(不考虑装置外空气的可能进入)。则Ⅱ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4分)
(1)方法一:开a、b、c,在两边的长颈漏斗中加水浸没端口,然后关c,继续加水,在长颈漏斗的颈部保留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液面,如果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方法二:开a、c,关b,在I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端口,然后关c,继续加水,在长颈漏斗的颈部保留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液面,如果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开b、c关a,同以上操作检查装置III的气密性。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液面上气体转化为红棕色。
关a开b、c,经过一定的时间,待II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后,关b开a、c。
3Cu+8H+ +2NO3- = 3Cu2+ + 2NO +4H2O
CaCO3+2H+=Ca2+ +CO2 +H2O
(3)红棕色的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3NO2+H2O=2HNO3+NO
(4)0.0125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b、c是活塞。
(1)装药品前,按图装置连接后,如何检验气密性? (2)按图装药品后,如果开启 a 和 c ,关闭b ,则Ⅱ中的现象是 ;若要使Ⅱ里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应该怎样操作? 。
(3)如果将Ⅰ管中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开启 a 和 c ,关闭 b ,过一会观察,可以看到Ⅱ里没入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导管内气体呈红棕色,液面上方气体为无色,试用文字及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4)在实验(2)中,如果装置Ⅰ、Ⅱ里液面上空间的总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铜ng,Ⅱ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Vml(不考虑装置外空气的可能进入)。则Ⅱ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b、c是活塞。
(1)装药品前,按图装置连接后,如何检验气密性?
(2)按
图装药品后,如果开启 a 和 c ,关闭b ,则Ⅱ中的现象是
;若要使Ⅱ里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应该怎样操作?
写出Ⅰ及Ⅱ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果将Ⅰ管中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开启 a 和 c ,关闭 b ,过一会观察,可以看到Ⅱ里没入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导管内气体呈红棕色,液面上方气体为无色,试用文字及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4)在实验(2)中,如果装置Ⅰ、Ⅱ里液面上空间的总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铜ng,Ⅱ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Vml(不考虑装置外空气的可能进入)。则Ⅱ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0届高三适应考试2理综化学 题型:实验题
为了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b、c是活塞。
(1)装药品前,按图装置连接后,如何检验气密性?
(2)按
图装药品后,如果开启 a 和 c ,关闭b ,则Ⅱ中的现象是
;若要使Ⅱ里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应该怎样操作?
写出Ⅰ及Ⅱ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果将Ⅰ管中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开启 a 和 c ,关闭 b ,过一会观察,可以看到Ⅱ里没入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导管内气体呈红棕色,液面上方气体为无色,试用文字及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4)在实验(2)中,如果装置Ⅰ、Ⅱ里液面上空间的总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铜ng,Ⅱ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Vml(不考虑装置外空气的可能进入)。则Ⅱ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