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A.Al + O2B.Na + O2C.NaOH + CO2D.C + O2
A

试题分析:A中只能生成氧化铝;B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加热生成氧化钠;C中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不足,生成碳酸氢钠;D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答案选A。
点评: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重要的是理解后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2CO3Na2SiO3B.AlNa[Al(OH)4]
C.SiO2H2SiO3D.C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Na2O2与CO2B.Na与O2C.Fe与O2D.C与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2分)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由D元素组成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呈黄绿色,B、C、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试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Y与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A与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该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具体离子符号表示);
(5)实验室中,应将X的浓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表示为a、b、c、d,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A.Na Na2O2 NaOH Na2CO3B.S SO2 H2SO3 NaHSO3
C.Cu CuO Cu(OH)2 CuSO4D.Si SiO2 H2SiO3 Na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我们知道“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与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图乙所示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③比较上述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原理来分析,图甲是            上部烧瓶内压强;图乙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图甲”或“图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中,将甲中的液体滴加到乙中,均有气泡出现,根据乙、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且正确的是

 



丙中现象
结论
A
盐酸
石灰石
硅酸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浑浊
非金属性:
Cl>C>Si
B
盐酸
FeS
溴水
溶液褪色
还原性:
Cl->S2- >Br-
C
浓盐酸
KMnO4
KBr溶液
无色溶液变为橙色
氧化性:KMnO4>Cl2>Br2
D
浓氨水
烧碱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氨气是一种弱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