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07年上海卷)(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___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

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  。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   、冷却结晶、___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  、______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____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a  加热温度过高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答案:(1)c  e  b(2)a  b(3)蒸发  过滤
(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  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5)4 (6)a

考点: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题,考查了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解析:在灼烧过程中铜可被空气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铜也可被有机物还原,因此(2)题选ab;粗制的氧化铜经途径一制取硫酸铜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且耗酸较多,而途径而相对经济环保。测定胆矾结晶水含量,需要先称两胆矾晶体质量、坩埚和晶体的总质量,加热至晶体完全变为白色粉末后坩埚和粉末的总质量,继续加热后再次称坩埚和粉末的总质量,且前后两次差值小于0.1g,因此至少4次。 x值偏高,即测出水的含量偏高,加热温度过高会使硫酸铜分解为氧化铜;若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会使硫酸铜吸水,则x值偏低;而bd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拓展:解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结合实验原理分析、理解实验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7年上海卷)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 .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7年上海卷)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7年上海卷)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NH4-气体法    B.  I-沉淀法    C.  Fe3-显色法    D.  Ca2-气体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7年上海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7年上海卷)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