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zuò,今醋也)法》这样描述乌梅苦酒法:“乌梅去核,一升许肉,以五升苦酒渍数日,曝干,擣作(dǎo,同”)作屑。欲食,辄投水中,即成醋尔。下列有关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醋的主要成分是非电解质 B. 醋的主要成分是强电解质

C. 醋的主要成分是弱电解质 D. 醋中只存在分子,不存在离子

【答案】C

【解析】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醋中含有分子和离子,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 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 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 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 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量获得乙烯的工业方法是:

A.乙醇脱水B.石油分离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军用烟幕弹中装有 ZnOAl 粉和 C2Cl6,其发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3ZnO+2Al→Al2O3+3Zn 3Zn+C2Cl6→3ZnCl2+2C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铝热反应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C2Cl6属于卤代烃D.烟幕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一步得到的是

A. FeCl3 B. H2SiO3 C. FeCl2 D. 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①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③①②⑤④ D. ②③①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消除、加成、取代B.加成、消除、取代

C.取代、消除、加成D.消除、加成、消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标准状况下 224 mL 某气体的质量为 0.32 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 16 g·mol-1 B. 32 g·mol-1 C. 64 g·mol-1 D. 80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州某学生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D.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E.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G.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完成以下填空:

(1)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 ______ 滴定管(填标号)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 .若指示剂改为甲基橙则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

(3)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

1.02

21.03

2

20

2.00

25.00

3

20

0.60

20.59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 ______ 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4)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