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 |
C.将少量CO2通入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
D.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NO2气体 |
D
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得不到三氧化硫,A不正确;CO2和SO2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不能用石灰水鉴别CO2和SO2,应该用品红溶液鉴别,B不正确;CO2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得不到碳酸钡白色沉淀,C不正确;SO2、NO2均易溶于水,也能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NO2气体,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S的燃烧、CO2和SO2的鉴别、CO2的性质以及气体的收集方法等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旨在巩固学生的聚沉,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答题的根据,注意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A.m1一定大于m2 | B.m1可能等于m2 |
C.m1一定等于m2 | D.m1可能大于m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分析,肯定错误的是
A.通入Ca(ClO)2溶液中,有HClO生成 |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D.通入KICl2溶液中,有I-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 |
B.NaNO2与N2 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 |
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 |
D.NaN3分解,每产生1molN2转移6mol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处 | B.②处 | C.②和③处 | D.②③④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和光导纤维材料 |
B.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C.SiO2与纯碱高温生成CO2,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D.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
A.稀硝酸与CuO反应 | B.稀硝酸与NaOH 溶液反应 |
C.浓硝酸与灼热的碳反应 | D.浓硝酸与铜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分)请从下图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要求测定产生的H2的体积(大于25 mL),并检验Cl2的氧化性。
(1)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2)设计上述气体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接______、______接A、B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填气体接口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10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加热石英砂、木炭和铁时,得到一种“金属”。这种“金属”可能是 。
(2)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其中,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 。
(3)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①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高温加热也可以生产碳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化硅又称 ,其晶体结构与 相似。
②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SiH2Cl2、SiH3Cl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 。
物质 | Si | SiCl4 | SiHCl3 | SiH2Cl2 | SiH3Cl | HCl | SiH4 |
沸点/℃ | 2355 | 57.6 | 31.8 | 8.2 | -30.4 | -84.9 | -11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