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NH3和N2 D.HNO3和NaC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2章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H2O与H2S结构相似,都是V形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 ℃,H2S的沸点是-60.7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范德华力 B.共价键 C.氢键 D.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 3.2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相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 2.1.2键参数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结构
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C.CH4、CCl4中键长相等,键角不同
D.中的键能是C—C中的键能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 2.1.1共价键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如下图(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G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L分子内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C.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M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 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原子序数为7 B.电负性最大
C.原子半径最大 D.第一电离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 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态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2 6专题综合检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以合成氨工厂工艺流程如下图,试回答相关问题:
(1)不同的原料生产氢气其经济指标如下表:
| 天然气 | 石脑油 | 重油 | 煤焦 |
5.6 | 6.5 | 8.0 | - | |
28~30 | 35.5 | 41.8 | 54.4 | |
257 | 390~447 | 220~280 | 500 |
从上表数据及自然资源来看最具发展前景的是________。
A.天然气 B.石脑油 C.重油 D.煤焦
(2)脱硫工艺一般是通过金属氧化物来实现的,通过三步反应最后再生成金属氧化物,并得到单质硫,请补充第三步反应。
①MezOy+zH2S+(y-z)H2=MezSz+yH2O
②MezSz+O2=MezOy+zSO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的精制 经净化过的气体仍有少量的CO等有害气体。常用的方法有铜洗法和甲烷化法。CO(g)+Cu(NH3)2Ac+NH3(l)??[Cu(NH3)3CO]Ac;正反应放热,反应在铜洗塔中进行,吸收后的铜液送到再生器中,在再生器处解吸CO,适宜条件是________,解吸后铜液循环使用。甲烷化法则是把CO、CO2转化为对氨合成无害的CH4,主要反应是CO(g)+3H2(g) CH4(g)+H2O(g);正反应放热,甲烷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500 ℃时,y随及压强的变化关系。纵坐标可能是____________,结合目前生产的条件,应控制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2 5专题综合检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 )。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