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用Na2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氯化氢
C.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盐类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溴和CCl4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C、D、E、F 六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物质D常温下为固体,物质E是淡黄色粉末。(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A、D的化学式:A. ; D. ;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C: ,
EB: ,
C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使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中PM2.5含量升高所造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颗粒物。其中PM2.5的主要来源与汽车排放的尾气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
B.将直径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分散于水即成为胶体
C.雾具有丁达尔现象
D.增加使用汽车,提高交通效率可缓解雾霾天气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东台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 NaClO3 + 4 HCl=2 ClO2↑+ Cl2↑+ 2 NaCl + 2 H2O
方法二:2 NaClO3 + H2O2 + H2SO4=2 ClO2↑+ O2↑+2 Na2SO4 + 2 H2O
(1)方法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方法二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与方法一比较,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东台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配制25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
A.容量瓶未干燥就直接加水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称量的NaOH固体已潮解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的检测,其中的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溶液中检测出的溶质 |
第一次 | KCl、K2SO4 、Na2CO3、NaCl |
第二次 | KCl、BaCl2 、Na2CO3、NaCl |
第三次 | KCl、K2CO3、Na2SO4、NaCl |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的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 、CO32-和Cl-,该小组的学生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仔细分析实验,将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第一步 |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 | 检验 ① 的存在 | ② |
第二步 | 继续滴加过量的 ③ 溶液 | 检验SO42-的存在 | ④ |
第三步 | 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 ⑤ 溶液 | 检验 ⑥ 的存在 | Ag++Cl- = AgCl↓ |
(3)在上述实验的第一步中,能否将硝酸改为稀盐酸? (填“能”或“不能”,如果填“能”,则不用说理由;如果填“不能”,则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观察,不能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A.金属钠熔点低 B.金属钠导电性强
C.金属钠密度小 D.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